全部文档
文档中心单据引擎3.0类型:凭证生成事件定义

事件定义

配置此会计事件,除字段取值规则外的其他定义,例如:来源的单据、选择用于调试的来源单据、定义分录结构。

选择需要生成凭证的来源单据(领域模型元素)。

选择具体的来源单据数据,在单据引擎调试时使用,不影响外部调用时的实际传参。

调试时,主要关注生成的数据是否正确,不建议选择太多调试单据,若不涉及聚合,选择1条即可,若涉及聚合,至多不超过10条。

定义此会计事件的借贷结构,凭证生成的类型适用于财务核算场景,需要符合有借必有贷,借贷必相等的原则,请保证至少有1行借方和1行贷方。

分录行定义:

  • 方向:借、贷,默认借方,点击后切换贷方

  • 自动切换:最终此行生成的借贷金额为负数,是否需要切换借贷方向,详见对应章节

  • 名称:分录行名称

  • 单据来源层级:此凭证行对应来源单据的哪个层级,影响凭证行的聚合逻辑,详见对应章节

分录行操作:

  • 设置:快速定位到此行的字段映射配置

  • 复制:复制行,但不包括此行的字段映射规则

  • 删除:删除行,删除后对应行的字段映射规则同样被删除,无法恢复,请谨慎操作

当此行生成的借贷金额为负数时,是否需要切换借贷方向。

交易币借方 - debit_trans交易币贷方 - credit_trans为一组,本位币借方 - debit_local本位币贷方 - credit_local为一组,进行互换。

以交易币借贷为例:

行号

配置:方向

配置:自动切换

切换前计算:借方金额

切换前计算:贷方金额

是否切换

切换后:借方金额

切换后:贷方金额

1

启用

1

1

2

启用

1

1

3

未启用

-2

-2

4

未启用

-2

-2

5

启用

-3

3

6

启用

-3

3

定义此凭证行对应来源单据的哪个层级,该层级有多少条数据,则会生成多少凭证行。

因此,单据来源层级的配置会影响凭证行的聚合逻辑,需要结合字段映射来理解。

例如来源单据是头行结构的领域模型:



假设来源单据01,包含5行明细:

头.单据编号

行.行号

行.金额

01

1

10

01

2

20

01

3

30

01

4

40

01

5

50

假设配置的分录有2行(先忽略借贷方向),分录行的借贷净额字段,需要取来源单据明细行的金额字段,这需要用到单据联查的取值规则,详见字段映射章节对该规则的解释。

我们来看看不同的单据来源层级的配置,会对生成的凭证行数据有何影响:

配置:行号

配置:单据来源层级

凭证行数=来源层级数据条数

借贷净额:取值路径

借贷净额:计算逻辑

结果:行号

结果:借贷净额

1

1

头(1)->行(5)->行.金额(5)->求和(1)

sum(10,20,30,40,50) = 150

1

150

2

1

同上

同上

2

150

如果取值规则中,计算类型不用【求和】,用【查询】,则会在每行凭证中得到5条行金额数据,与目标行数不一致,会抛出异常。

配置:行号

配置:单据来源层级

凭证行数=来源层级数据条数

借贷净额:取值路径

借贷净额:计算逻辑

结果:行号

结果:借贷净额

1

5

行(5)->行.金额(5)->查询(5)

10

1

10

20

2

20

30

3

30

40

4

40

50

5

50

2

5

同上

10

6

10

20

7

20

30

8

30

40

9

40

50

10

50

如果取值规则中,计算类型不用【查询】,用【求和】,其实是在各自的5行里,对自身的1行求和,结果会与查询一样。

配置:行号

配置:单据来源层级

凭证行数=来源层级数据条数

借贷净额:取值路径

借贷净额:计算逻辑

结果:行号

结果:借贷净额

1

1

头(1)->行(5)->行.金额(5)->求和(1)

sum(10,20,30,40,50) = 150

1

150

2

5

行(5)->行.金额(5)->查询(5)

10

2

10

20

3

20

30

4

30

40

5

40

50

6

50

前两种情况的结合。

回到顶部

咨询热线

400-821-9199

我们使用 ChatGPT,基于文档中心的内容以及对话上下文回答您的问题。

ctrl+Enter to send